经典案例

灌浆料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注意哪些方面?

  为使灌浆料中水泥充分水化,加速灌浆料的硬化,防止灌浆料成型后因曝晒、风吹、干燥、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、裂缝破坏等现象。灌浆料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灌浆料表面湿润。


  在灌浆料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:


  (1)灌浆料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、灌浆料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℃;当结构灌浆料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,不大于25℃-30℃。


  (2)灌浆料拆模时,灌浆料的温差不超过20℃。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、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。


  (3)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灌浆料内外温差。内部降温法是在灌浆料内部预埋水管,通入冷却水,降低灌浆料内部最高温度。冷却在灌浆料刚浇筑完时就开始进行,还有常见的投毛石法,均可以有效地控制因灌浆料内外温差而引起的灌浆料开裂。


  (4)保温法是在结构物外露的灌浆料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(如草袋、锯木、湿砂等),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,使灌浆料获得必要的强度,以控制灌浆料的内外温差小于20℃。


  (5)灌浆料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,防止灌浆料收缩时产生干裂。


  (6)塑性灌浆料应在浇筑完毕后6-18h内开始洒水养护,低塑性灌浆料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,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。


  (7)灌浆料应该连续养护,养护期内必须确保灌浆料表面处于湿润状态。


  (8)灌浆料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。


Copyright ©华谨 www.huajinjc.com 版权所有
电话:15021136984 总机:021-66780912 邮箱:2236612571@qq.com
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

备案号:沪ICP备1902433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