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道路修补料实用性能
施工时无需复杂的施工机械和技术要求,无需长时间的封闭交通,施工后2小时可开放交通;无需对病害部位开挖,可节省大量的施工费、材料费和养护时间,有效的延缓道路病害的扩散和蔓延,延长道路使用寿命;而且修补后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颜色接近,有较好的美观度。
1、粘接性能
利用材料本身的粘接能力和表面能原理,修补面与原混凝土反应成统一的整体,从而形成很高粘接强度,施工后2小时的粘接强度可达到1.6Mka,可与各种病害部位粘接,粘接能力基本不受厚度影响,可实现1mm超薄修补,在伸缩、碾压、推移等外力下而不脱落、不碎裂。
2、耐久性能
较快的早期性能体现和较高的早期强度,且后期不衰减,对很多病害部位可做到一次性根除;材料本身有很强的防水、耐腐蚀和抗紫外线能力,其抗老化能力是原水泥混凝土的5倍以上,性能衰减不会早于原混凝土,不会因老化而失去粘接能力和抗压强度。
3、抗压性能
修补料固化后有非常强的抗压和抗折能力,两小时的抗压强度可达22Mka,后期强度不断上升,峰值抗压强度达100Mpa以上,对病害部位有很好的补强和支撑作用,修补厚度3mm即可达到非特殊荷载道路的抗压要求,在高速和高压的行车状态下不会出现破碎和脱落。
二、道路修补料特点
1、自流免振:自流,浇注时无需振捣,即可充满灌注空间;
2、速硬早强:负温环境下1小时强度可大于20MPa,适用于快速抢修工程;
3、整体性好:微膨胀,浇注体与基层之间无收缩,不开裂;
4、耐久性好:200万次疲劳试验,200万次冻融环境试验强度无明显变化;
5、耐侯性好:-40℃~100℃长期安全使用;
6、持久高强:最终强度高,耐磨性好,结构牢固安全。
三、道路修补料用量
例如 修补面积大概是200㎡,大约用80袋,每袋25KG,也就是大约用了2吨的修补料。这样核算起来,大约合10KG/㎡的用料。修补差不多平均厚度在5mm左右,所以,核算起来,应该是每平米面积,如果修补厚度在1mm左右的话,其用料应该是2KG,也就是2KG/mm/㎡
四、道路修补料用法
(1)、用水把混凝土基层充分润湿,清除表面残留明水(如基层过于光滑,可涂刷一层混凝土界面剂),然后把搅拌好的修补料摊铺、批刮或喷涂在基层上。
(2)、一次修补厚度以不超过3-5mm为宜,大于8mm时应分层修补,待前一层触干时,可进行下一层施工。
(3)、一般修补厚度3-5mm即可,重型交通道路修补厚度不宜小于10mm
修补层触干时应进行喷雾或薄膜覆盖湿养护。
(4)、施工和养护温度不得低于5C°,雨天应采取防雨措施。